每日經濟新聞 2025-02-20 09:32:58
北京時間2月20日,iPhone 16e發(fā)布,其采用與iPhone 16高度一致的設計語言:USB-C接口、A18芯片、支持蘋果智能功能。另外,iPhone 16e后置僅為單攝,沒有相機控制按鈕,采用“劉?!痹O計。iPhone 16e的起售價為4499元(128G),屬適配我國“國補”政策的產品。
每經記者|王晶 每經編輯|文多
圖片來源:網頁截圖
北京時間2月20日,蘋果如約發(fā)布“家族新成員”,不過并非外界期待的iPhone SE4,而是iPhone 16e。
從整體工業(yè)設計來看,iPhone 16e采用與iPhone 16高度一致的設計語言:配備6.1英寸的OLED全面屏、60Hz刷新率、4800萬像素主攝像頭、USB-C接口、A18芯片、支持Apple Intelligence(蘋果智能)功能。另外,iPhone 16e后置僅為單攝,沒有相機控制按鈕,也沒有“靈動島”而是“劉海”設計。此外,iPhone 16e還搭載了首款由蘋果設計的蜂窩網絡調制解調器。
售價方面,因外觀以及硬件規(guī)格方面的提升,iPhone 16e的售價較SE系列有所提升,為4499元起(128G),頂配512G的售價為7499元起,但即便如此,iPhone 16e也是目前消費者能買到、最便宜的、支持蘋果智能的iPhone。
值得關注的是,起售價6000元以內的消費電子產品也是當前適配我國補貼政策的產品,在蘋果大中華區(qū)營收連續(xù)下滑的背景下,這款產品對于蘋果而言意義重大。
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在社交平臺上預測,iPhone 16e在2025年上半年出貨規(guī)劃約1200萬部,下半年約1000萬部,表現略好于過往的SE系列機型,新機型除了能降低淡季出貨的影響,也有助于加速支持蘋果智能的機型的滲透率。
作為蘋果手機產品中定位最低的系列,過去iPhone SE在國內被稱為低價版iPhone,其機型更新頻率并不高,上一代產品發(fā)布于2022年3月,距今已有3年時間。
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手機市場,幾代iPhone SE都沒有大受歡迎,縱然蘋果將更高級的自研芯片使用到這些新產品中,但iPhone SE 2/3兩代產品在全面屏已經普及的時代,仍采用Home鍵和粗邊框的設計,則難逃用戶對蘋果“換湯不換藥”“新瓶裝舊酒”的吐槽。
然而,蘋果這次將SE系列改名,以iPhone 16e的身份登場,或許意味著蘋果在產品布局上有了新的想法,不想再將新機局限于屏幕狹小、過時Home鍵設計、主打性價比的SE系列框架內。
從性能方面來看,AI是iPhone 16e的核心賣點之一,該產品搭載A18處理器,并支持蘋果智能。日前,阿里巴巴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、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確認了阿里巴巴與蘋果合作。
伴隨著合作伙伴的落地,搭載國產AI大模型的AI iPhone進入市場的時間表可期,今年4月,蘋果智能也將正式推出簡體中文版。“對于想體驗蘋果智能以及其他從旗艦機型下放的功能的消費者來說,iPhone 16e會是一個實惠之選,該產品將有助于擴大支持AI的iPhone的基數,為更多用戶帶來加強版Siri和機器學習等蘋果智能的獨家功能。”canalys高級研究經理Jusy Hong說道。
該分析師還補充稱:“蘋果新款iPhone 16e有望加速蘋果老機型的升級換代,預計其在蘋果產品組合中的份額將從2022年的個位數占比上升到2025年的10%。”
1月8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,《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(guī)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》同日發(fā)布。上述通知顯示:“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、平板、智能手表手環(huán)等3類數碼產品(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),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%給予補貼,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,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。”
國家補貼政策(簡稱“國補”)下哪些機型受益?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預計,這將顯著帶動3000~5000元價格段機型銷量。此前為了搶占“國補”紅利,部分安卓手機廠商已經開啟了“降價”模式,為了價格符合“國補”標準,多款“高端”手機集體降至6000元以內。雖然現階段蘋果官網和線下自營店均不參與“國補”,但在第三方渠道、授權店等,蘋果手機的部分主力機型也都能享受國家補貼。
提及對iPhone 16e出貨情況的預判,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對記者分析稱,該產品的市場表現預計會好于前幾代,“(因為)除了一些產品方面的升級,主要是處于國補價格范圍內,可以吃到‘國補’的紅利”。
除此之外,還有人認為,蘋果或將憑借iPhone 16e的低價優(yōu)勢一改在中國市場的頹勢。
Canalys日前發(fā)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,蘋果以4290萬部的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三,比上年減少17%。該機構將原因歸結于蘋果“面臨來自本土廠商旗艦的競爭壓力。”與此同時,蘋果發(fā)布的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,公司報告期內營收1243億美元,同比增長4%,其中大中華區(qū)的收入同比下滑11%,為185.1億美元。
然而,郭天翔認為,中國消費者對iPhone 16e產品的關注度較低。郭天翔解釋道:“同樣的價格,消費者寧可買一個二手的、更高端的iPhone,并且這個價位的安卓產品已經接近于旗艦產品的普通版本,大部分產品力都強于iPhone 16e。實際上,這個產品主要是在海外銷售的,尤其是印度、拉美等(國家和)地區(qū),通過低價增加蘋果終端用戶基數。”
Canalys分析師周樂軒也持有相同意見:“iPhone 16e在擴大蘋果于東南亞和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影響力方面發(fā)揮著戰(zhàn)略性作用,這些市場的消費者注重成本,追求經濟實惠的iPhone。它有助于蘋果保持在這些地區(qū)的競爭力,尤其是能夠吸引那些還未進入其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消費者。”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